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14世纪的“黑死病”在短短6年间就夺走了2500万生命,这一惊人的数字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人口的急剧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并最终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瓦解。鼓励人们向上帝祈祷的教会的权威崩塌,从而孕育了人文主义。肉眼不可辨的微小细菌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走向。
时间快进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似乎与鼠疫相仿。边界不再是不可渗透的,人际交流与物资交换陷入停滞。这是因为尚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或治疗方法,而病毒的传播速度比我们起初想象的更快。
新冠疫情成为大流行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们没能及早作出应对。我们无异于是在罗马燃起大火时选择隔岸观火。当新冠病毒最初被发现时,许多国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地区性流行病。但是,21世纪的世界联系得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交通方式的进步和海外旅游的自由性使这种需要宿主才能存活的病毒散播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换言之,就像发生在秘鲁和智利沿岸的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到亚洲一样,流行病不再是地区性问题,而是人类必须共同解决的紧迫问题。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47年的小说《鼠疫》(The Plague)描绘了被困在陷入疫情的城市中的一群人。这与当下的情形相仿。在这部小说中,各行各业的人团结起来抵抗疫情的暴发。小说呈现出,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会通过基于智慧的团结获取幸福。
与《鼠疫》中伯纳德·里厄医生和让·塔鲁组成的卫生小队类似,在如今的危机中,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牵头下,由30所大学组成的联盟发布了“新冠病毒技术访问框架”。这一框架宣布,将向全世界免费提供30所大学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冠病毒的所有技术和知识产权。使用此共享知识的研究机构或公司的唯一义务是加快商业化,并以低价向更多人提供相关产品。这些大学还承诺将减少技术转让所需的行政程序。
典型的大学和企业间的技术转让具有排他性,且侧重于创造利润。因为这影响了高校的成长和经济的增长。根据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的一份报告,在1995至2015年间,美国大学专利为GDP贡献了5910亿美元(约合4万亿人民币),并创造了427万个工作岗位。在全球性经济衰退中,为了大学的稳定运作和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激活这样的技术转让。
新冠病毒技术访问框架中的合作高校放弃了利润,将人类的持续进步作为最高价值。但是,这些行动不应局限于新冠疫情,而应扩展到威胁地球的所有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枯竭、传染病,以及贫穷国家的饥荒。我认为,参与计划的高校,以及美国、亚洲和欧洲的主要研究型大学也需要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我们必须推出一种新的知识转移范式,以帮助人类的持久性进步。
为此,新冠病毒技术访问框架给全世界的大学提供了一个思路。研究表明,一流大学之间免费共享知识是实现快速商业化的可行方法。任何时代都可能出现新的流行病,而这个时代已经面临着包括微尘引起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引起的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这些挑战极其复杂,很难由一所高校或一个国家独自解决。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建议各所高校成立一个国际联盟,为了公共利益筹备一个新的技术转移系统;正如美国高校在新冠疫情后为迅速满足全球需求所做的那样。
但是,这需要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保持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和投资。归根结底,可以解决我们前方道路上的许多挑战的技术的根源是基础科学。例如,新冠疫苗或诊断技术的基础是纯粹的生命科学。我们需要思考,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应如何支持那些决定为公共利益共享知识产权的高校。
在加缪的小说中,鼠疫消退了,而人们也改变了。但是,它没有被人类完全消除,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作者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人类的团结和对抗灾难的决心。
我们要等疫情结束后再过几年才能评估新冠病毒技术访问框架对疫情的影响。因此,与其坐等这些努力的结果,高校、企业和国家为什么不积极讨论可以抵抗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的新型技术转移呢?
金文焕(Moo Hwan Kim,音译)系韩国浦项工科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STECH)校长。
本文由陆子惠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
泰晤士高等教育将于9月2日英国夏令时中午12点发布2021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排名结果将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术峰会上独家公布,该峰会将探讨全球疫情制造与加速的挑战以及寻找发展变革的新机会。
后记
Print headline: Let’s prize the well-being of the world in all our eff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