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香港的大学正在向邻近的广东省拓展,已计划在该省至少新建4所分校,而香港高校在内地已有完善的实验室和教学医院。
但是反过来,传统上内地的高校却没有类似做法。直到本月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公开提出这一想法前,尚未有内地高校提出在香港地区设立分校。
“需要有人先行先试,” 他对一家中国媒体表示:“深圳大学作为离香港最近的内地高校,愿意充当这一角色。”
位于广东省的深圳以技术初创企业聚集地而闻名。这样的办学项目将需要香港方面前所未有的监管批准,因为香港管理自身的边境管制和高等教育系统。
李教授承认“内地与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制度上的差异和壁垒”,包括“无疑存在错综复杂的……法律政策问题”。
但是他认为,旨在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一体化的国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只是单向的”。
他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时说:“香港的年轻学生没有从中获得太多收益。”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举措,例如提供资金充裕的实习计划等,但事实证明,香港学生不愿迁往政治和互联网权利较少的地区。
香港广东青年总会(Hong Kong Guangdong Youth Association)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2%的香港年轻人“认同”或“非常认同”大湾区发展规划。而据英文媒体Inkstone的报道,有60%的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发展规划对香港“弊大于利”,约有一半受访者不欢迎跨境大学交流。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高等教育名誉教授杰拉德·波斯蒂格利昂(Gerard Postiglione)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深圳和香港大学之间互动的增加是必然的。”
他说:“紧急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需要灵活的知识网络。这就是大学最擅长的。它们无法通过彼此封闭来扩展知识。技术的进步使研究协作变得更加容易且迫切。”
政治经济学家迈克尔·德高里(Michael DeGolyer)在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的“香港过渡项目”中从事了30年的跨境关系追踪工作,他认为深圳大学的想法“令人鼓舞且有趣”。
基于他所开展的跨境项目的经验,他发现一些举措“与香港和内地学生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相抵触,这种紧张关系从2015年开始加剧,直到现在持续恶化”。
他对泰晤士高等教育表示:“在香港设立深圳大学的分校或许是一种将内地的观点带入香港的方式,但不会使香港学生离开香港。”
“为两地关系健康发展寻找希望一直困难重重,但这可能是达成一定程度的了解、合作和健康竞争的一种手段。”
但是,他警告说,必须谨慎管理这样的项目以免它成为“抗议的触发点”。他建议深圳大学不要将其计划作为对中国政府的“忠诚度考核”来推广,而应参加诸如辩论俱乐部和模拟联合国之类的香港当地活动。
李教授称深圳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但是,他也认为香港机构可以从更广泛的技术转移与行业联系中受益。他说:“两地高等教育合作完全有双向互补的空间。”
joyce.lau@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本文由张万琪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